第(2/3)页 一辆独轮车,运输一石粮食古代一石约在150斤,一人饷一人,二人每天吃4升,如此可以吃三十六天,也就是超过过去三人补充一人。 过去看古书,常说出兵多少万多少万,除了可能浮夸之外,大概就是将这些运粮部队算到里面,若是三人补充一人,十万大军,真正能战之士不过两万五千人而已。 简单一个独轮车,其间减少多少军粮消耗,减少多少劳役。 即便这样,军粮消耗,劳役征发减少很多,但杨轩还是认为独轮车运粮太少,若有其他工具代替,无益于平添数营军士。 顺庆府到成都500余里,即便按照日行军40里正常行军,也需要13天,在古代算得上远征,为此杨轩需要考虑改变军粮供给方式。 有人考证,湘军为何能够战胜太平军,通过水师运粮,建立水上粮道,如此保证粮草供应无虞。 中国南方河流纵横,水道交错,若能将粮食用运输船只载到附近渡口,建立粮道,如此运输距离不过数十里,可大大缩减运输距离,减少其中军粮消耗。 穿越之后,杨轩也曾考察了道路,虽然不像现代这样高速公路,柏油马路,普通公路四通八达,但这个时代也有自己的高速公路。 自战国以来,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全国建立多个道如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武关道,如此大道,道路宽约四五米,道路全部打夯夯实,方便人员通行,这可以说古代的高速公路。 在明朝的时候,洪武帝朱元璋不愧是农家子弟,游方和出身,在其执政之时,虽然将中国建成一个小农经济社会,但道路建设方面,还是实打实的。 朝廷、地方征发劳力,加固这些军事、经济要道,有的地方甚至铺上块石,方便大车通行。 即便不在这些交通要道之间,各县之间也有大路相连,这些大路大概相当于前世的柏油马路,普通马路一样,一般大车、马车、独轮车还是可以自由通行的。 在感叹古人勤劳智慧,在感叹古代工程历经数百年还经久耐用之余古人可能产品品种有限,但实用性,耐用性颇强,小的时候老父亲曾经说过去一双胶鞋穿数年而不坏,不像改革开放之后,基本上年年买,年年坏,杨轩充满遐想。 若是能够制造一种工具,代替古代独轮车运粮,如此不但可保证军需,减少后勤辎重人员,而且更能够增加部队机动能力。 毫无疑问自行车、三轮车是首选,前世那个没有玩过自行车,三轮车,再说自行车、三轮车完全依靠机械驱动,结构简单,在这大道上行驶也没有什么阻碍,完全适合当时环境。 前世一辆自行车八十年代那种后座可以拖150斤粮食,三轮车轻松拖5,6百斤粮食,即便因为道路原因,因为技术原因,自信还是可以拖300斤粮食。 再说了,在这种夯土上每天可以轻松走七八十余里去时载粮60里,回来空车100里,如此每车补给1个小队,即便加上运粮的护卫的,一天三十斤计算,如此也可以十天。 这样,完整的后勤补给方略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用水军建立粮道,粮食运输到后方百里之内相当于前世大宗军需通过火车运输,小宗用汽车运输,然后再用三轮车进行运输。 三轮车两天往返一次,足足可以保证一个小队十天粮食所需,保证一个中队34天粮食所需,如此可保证粮草无虞亦相当于前世短途货物通过汽车运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