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分歧出现-《鸣凤天下》
第(2/3)页
“章主席。”
侧过头来,苏维对着章鉴拱手一拜,旋即问道:“正所谓事出必有因,您今日找我们到这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听了他的话,赵文英、张商英也面容紧张,一起看着章鉴,显然想要了解一下,这章鉴之所以将几人谈话的原因。
“唉!这不是看到尔等在议会上一无所成,所以便有心和几位谈一下,看看如何才能够让这祖律通过吗?要不然让这祖律一直拖下去,还不知晓会闹出多少事情来。”章鉴微微一叹,目光变得凝重起来,看着眼前几人。
自眼前这些人,他倒是看到了一些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那愿意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精神气,却好似在岁月的催磨之下,不知何时消散而去了。
“原来是这样?”
众人双目有些怀疑。
章鉴露出一副无奈模样,回道:“要不然呢?”眼见众人始终停箸,便率先举起身前茶盅,对着众人说道:“还有,先前尔等为了制定祖律,也定然是渴了吧,还是先喝点茶润润嗓子吧。”说罢之后,便将那茶一饮而尽。
眼看着章鉴喝下茶水,苏维这才稍有安心,同样举起酒杯,诉道:“多谢。”
既有章鉴做出表率,他们也不怀疑这茶水之中是否下了药,自然也一起饮了下来。
“章主席的一番心意,在下领了。”
放下茶盅,赵文英看着章鉴期待的目光,随后摇了摇头,回道:“只是关于那祖律问题,还请饶恕在下恕难从命。”虽是感谢对方招待之恩,但他可没有堕落到仅仅因为一杯茶便会改变自己立场这种程度。
“没事。我此番前来,本就未曾指望你们能够改变心意。毕竟那些士子,关于议员审核的要求,也着实太过分了。”
章鉴宛然一笑,似是对赵文英的感触感同身受:“若是那圣贤之学当真有效,先帝如何能够变成那种模样?只可惜那些士子终究太过执着,却是被这所谓的圣贤之学,给蒙蔽了眼睛。”
“确实如此!”
赵文英赞同道。
经过先前对决,他也清楚那些家伙的习性,并非简单的言辞便能够改变的。
“那是当然。毕竟他们就是靠着这玩意吃饭的,如何会愿意让咱们将其毁了?”
坐在一边,苏维讥诮道:“口上说的是圣贤之学,心里想的不过是自己利益罢了。若仅以圣贤之学来审核议员,那议会之中自然是他们占多数了,其他人若要得到晋升,势必要得到他们的准许。到时候,这议会还不是会成了他们手中的东西了?”
“你这说法,倒也在理。”章鉴苦笑道。
仅以利益而论,那叶李、燕公楠乃至于马绍等人,之所以主张这个条例,自然也是为了能够钳制议会,令其成为宣传儒学的工具而已。
毕竟按照萧凤的谋划,这议会在日后定然会发挥着莫大的功能,若是将其控制在儒学之下,那自然能够让儒学占据相当的统治力,甚至还可能获得比在宋朝时候更大的力量。
“正是因此,所以我等方才据理力争,废除此项条例。”赵文英神色凝重的说道。
章鉴面有凝重,问道:“这个,是必须吗?”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虽然知晓儒学的诸多局限性,但看着他所信奉的儒学遭到众人攻击,还是感到心中有点难受。
有的时候章鉴也会产生疑惑。
“只是给议员设置一个审核条件而已,有必要这么针对吗?”
如今面对赵文英等人,章鉴也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以圣贤之学要求议员,真的无法接受?”
“没错。”
赵文英阖首回道:“你也曾是宋朝宰相,应该明白若要让国家稳定安康,岂能只有儒学一门?若要五谷丰登,非得学那齐民要术,知晓万物生长之理。若要兴修桥梁沟通外界,也需懂得工程之法,明白如何建造桥梁。若要疏通水利、平息水患,也需明白自然运行之理。便是要抵抗那南下蛮子,也需得明白军阵之兵之韬略。治国之道、非止儒学,诸子百家,皆有助益,岂可有偏颇之意。若让那不通政务、不晓军事、不明财政之人高居上位,宋朝覆灭之事,只会重蹈覆辙。这一切,章主席也应该明白吧。”
“确实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