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军制改革-《鸣凤天下》
第(2/3)页
只是扫了一眼,段峰便已然吓住了,睁开的双眸之中满是错愕。
说实在的,赤凤军自起义以来至今,也已经有三十载了。
其中也经历过了不少的改革,从一开始的起义军,再到之后的太原改编,乃至于之后的改编,甚至到静海一战之后的重整军队,便是在入住长安之后,也是经历过数次改编,方有今日十万正规军、二十万辅军的规模。
这些改革,段峰都曾经历过,但相较于这一次给他的冲击力,却都太小了。
萧凤笑了一声,诉道:“没错,就是军队改制方案。毕竟老是赤凤军、赤凤军的,听起来也不怎么正式,所以我就想换个名字,比如说华夏军这个名字就很不错。当然,这个方案也只是初稿,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很完善。若是你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添上去嘛!”
“主公,这改制可以是可以,但是当改革完成之后呢?毕竟那宋朝还在,只怕他们可不会同意。”
段峰心中恐惧,感觉手中文件甚至灼热,险些拿不住了。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上面的内容太过骇然。
因为萧凤提出的改革并非只是军队改革一条,是包括整个地方政务系统的全面改革,将一些已经确定应该被淘汰的机构去掉,然后将已经得到验证的条例以及法案确定下来。
换句话说,如今的萧凤是打算从头到尾,将整个赤凤军梳理一遍,进而明确整个部门机构的职能和权利范围。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立国。
这样一来,那对于宋朝朝臣来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根本不可能接受。
别的不说,当年党项立国的时候,也是让宋朝诸位大臣为之惊恐,直接派兵征讨,虽然最终被迫承认了下来,但之后持续百年的战争,也让双方都为此付出惨烈的代价。
段峰实在是害怕,这种局面会再度重演。
段峰心中想着:“果然,主公这般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是早有预谋吧。”复又劝道:“虽是如此,但是那宋朝群臣尚在,若是他们反对的话,那我们又该如何?”
“哼。就他们吗?你也见到了,因为这群家伙的原因,本来能够一举挫败蒙古的北伐之战,竟然也就这么草草结束。他们又有什么力量来反抗?”萧凤讥笑了起来,旋即又道:“依我看,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这倒也是。”
段峰也感觉自己之前太过紧张,以为那宋朝还是能够和蒙古正面对抗的庞大帝国。
但是自北伐之事后,整个偌大的帝国就彻底暴露了自己的缺陷。
中央政府争斗不休,地方军阀互不统辖,彼此也是争斗不休,纵然有足足数十万禁军,也无法和蒙古相抗衡,甚至还因为压榨,导致地方祸乱不断。
在度过了一百多年之后,这古老的帝国已然腐朽,溃烂的皮肤覆盖全身,虚浮的肌肉吞噬着血肉却毫无作用,脆弱的骨骼也难以支撑那庞大的身躯,最重要的是大脑也开始频频出错,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般状况,已然无法支撑宋朝继续走下去,维持整个帝国的官僚系统也开始频频故障,总是在不可能的地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便是其底层的百姓也莫不是怨声载道,纷纷从其中逃出来,逃到能够让他们和平生活的地方。
这样已经失去活力的国家,注定要走向灭亡了。
想着这一切,段峰感到唏嘘无比。
往日那个偌大的、让人敬仰的帝国,如今却似老迈之人,全然一副日暮西山的模样,让人为之感慨万千。
萧凤又道:“当然。想要现在就完成这件事情也不现实,所以我打算用五年时间来完成。至于一切的开始,那自然就先从赤凤军开始了。当然,现在也不应该在继续称之为赤凤军了,而应该是华夏军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