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另寻他处-《鸣凤天下》


    第(2/3)页

    “竹简?写的是什么?”

    “春秋!”

    “春秋?”文天祥奇道:“若是春秋的话,怎么会找这么长时间?”对于春秋,他自然也是熟稔无比,自年少时候就开始朗诵,至今想来都历历在目,浑然不知为何自己的师尊会寻找这种东西。

    “但若是自春秋以来流传下来的呢?”那老者轻笑一声,诉道。

    文天祥心中一愣,隐隐中似有猜测:“春秋流传下来的?”

    “没错!你也知晓,便是伟大如孔子,也曾经笔削春秋。而在经过累次刊印,这春秋和最初版本,早已大不相同,这般状况如何能够知晓过往春秋时期所发生事情,也是因此我便产生了重新校对的念头。至于那一方竹简,乃是我拜托长安的好友送来的,只可惜因为材料太过巨大,却不知道被我放在哪里去了。”这老者一边摇头,一边带着几分焦躁的继续寻找。

    “原来是这样吗?”

    文天祥眼光一扫,却见旁边书阁之上,正放着一卷帛书。

    翻开一看,上面所记载的乃是<<论语>>,凝神看了一下之后,却发现上面内容虽是和自己所知晓的大多类似,但有些字儿却变了一个模样来。

    而且这帛书也和他阅读的书籍颇为不同,却是直接绣在一方丝帛之上,需要将其拉开方能阅读,和现行书籍截然不同,因为是如同卷轴那样整个书籍卷起来的,所以一般都被称之为一卷书。

    宋朝因为印刷业发达的原因,所以刊印了许多书籍,而为了方便贩卖,这些书籍也一改往常样式,改为了以细线将书页缝起来,这样的话不仅仅方便印刷,而且还便于携带,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

    那老者似是因为苦寻不到,似是埋怨一样的拍打着自己的脑袋。

    “若是寻找不到的话,也许就无法继续了。”

    “师尊,敢问你想要的,是不是这样?”

    文天祥双目微动,却是注意到就在自己不远处,一卷竹简就那么摆放在书架之上,他走过去将这书简取下来,然后抵到了老者之前。

    老者这才露出欢喜,叫道:“没错,就这个!”

    也没怎么理会文天祥,便拿着这竹简自书阁离开,一路跑回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文天祥顿感黯淡,低声问道:“唉!师尊啊,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

    正欲离开时候,却见旁边走来了一个书生,那书生见到文天祥一副茫然的样子,顿时感到好笑。

    “哈!又一个贪图浮名、意图一步登天之人,只可惜深宁居士可不是这么容易被打动的。”

    “深宁居士?这是师尊新进起的名号吗?”

    文天祥心中暗暗感到奇怪,便是张口问道:“你刚才说我贪图浮名?莫不是有很多人前来拜访厚斋居士?”

    “厚斋居士?看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不知晓的人啊,居然知晓王应麟曾经的居号。只可惜自当初自请辞官之后,王应麟便废了曾经的字,改了新的名儿了。之后除了那些老学子外,也很少有人知晓他曾经的居号。”

    那人笑了笑,似乎是感同身受一样。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之前的那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出名的儒士王应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