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滚!-《鸣凤天下》
第(3/3)页
得到这消息,蒙哥亦是欢喜无比,却将杨大渊招入帐中,问道:“以前不知先生才智,实在是抱歉了,还望先生恕罪。而对于这合州以及钓鱼城一事,却不知先生有何见解?”
杨大渊顿感心中一热,立时诉道:“钓鱼城山势险恶,守将王坚又极善用兵,若要攻克,诚非易事。必须先断其手足,杜绝外援,方有胜算。微臣愿得一旅雄师,东向收取达、开二州,然后伺机占据夔门要冲,阻断宋军入蜀的通道,那时全蜀必定。”
蒙哥闻言,转问汪德臣道:“爱卿认为此议可行么?”
德臣道:“杨将军此计大妙。这便是贤哲所说的‘取吴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据夔’之意。况且大军云集于钓鱼城下,兵多了也施展不开,徒然消耗粮草。另外,陛下若恐杨将军势单力薄,不妨再命我部张云率一支人马,亦东向取万州,以做杨将军的声援,最为稳当。”蒙哥大喜道:“爱卿所见极是,就命杨、张二将军分兵东向,会师夔门。”
这杨大渊果然了得,雄兵一出,直下达州,接着又轻取开州,直抵夔门。张云亦拿下了万州。
残余宋军乃逆江而上,逃往涪州集结。
蒙哥闻言,遂令杨大渊为东川都元帅,谓之道:“东川之事,悉委爱卿。能使我得以专力攻取合州、重庆,便是爱卿大功。”杨大渊道:“为做长久计,微臣建议在夔州蟠龙山构筑坚城,以彻底堵死宋军入蜀的通道。请陛下恩准。”蒙哥道:“既如此,朕准奏,发兵聚粟,构筑蟠龙山坚城。就命卿子杨明为筑城使。”杨大渊大喜谢恩,自去筹划。
眼见杨大渊这一介降将尚有如此智慧,蒙哥不免对投入军中的宋将高看一番。
如今时候,数万大军被阻于钓鱼城下,已经月余,仍不能得手,他又想起了劝降的妙招,乃谓众人道:“有谁能劝得钓鱼城来降,官升三级,赏黄金千两,骏马百匹。”
他这一说,自然诱得军中汉将莫不是心有所动。
很快,原顺庆府降将晋国宝自告奋勇道:“末将与钓鱼城守将王坚有同乡之谊,后又曾同在孟珙部下为将,相交莫契。愿入城劝王坚开城来降。只是请陛下要给个条件,末将方好与其谈。”
蒙哥一时欢喜,连忙道:“将军愿去最好。至于条件,可依沿途来归的诸城而行,也可由他自说,朕都答应,绝不悔过。”
晋国宝心中欢喜,更觉此行胜券在握:“陛下如此大度,王坚想必会倾心来投。”
“愿将军马到成功,朕静听你的好消息。”蒙哥亦是满是期颐,静待着消息到来。
晋国宝闻言,自然来到钓鱼城下,自背后抽出一支响箭,朝空一射。
守城宋军立时发现此箭,遂将此箭交给王坚。
王坚一时皱眉,却见箭上刻着一行行楷:“故人晋国宝单骑求见。”乃吩咐放下大筐,将其缒上城来。
晋国宝上到城头,四下看了一看,却见周围莫不是整装待发的士兵,不觉感到心惊胆战,向王坚一抱拳,低声诉道:“王将军,别来无恙。”
王坚冷笑一声,朗声回道:“故人来访,有何要事?在下军务在身,不可久待,有话请速道来。”
晋国宝环顾四周,对那士兵不免有些忐忑,立时欠身请求道:“王将军,不知你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必了!”王坚一扫晋国宝神色,已然知晓此人来意,但他心中无愧,自然张口否决道:“若你所说乃是私事,但说何妨?如是公事,亦请当着这些将士面说,岂不更好?”
晋国宝到了此时,虽然心中有些发怵,但又不得不说。
他左右瞧了瞧,干咳一声,说道:“王将军,各位兄弟们,蜀地三分之二已归大蒙,仅剩这合州、重庆等川南几座山城了。我奉蒙古大汗之命前来劝降,如你们开城归顺,高官任做,骏马任骑,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否则一旦城破,可就悔之晚矣!”
虽是早有准备,但王坚眼见昔日好友竟然变成今日模样,不免感觉悲愤交加。
且看他摇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晋国宝,我自知你素来贪生怕死,否则那蒙军一来,你如何就投降了?但是你贪生怕死,王某却是不怕。荣华富贵虽好,但岂是靠卖国换得?我王坚所求者,不过‘忠诚’儿子,又岂能和你一般,同流合污。你,滚吧!”
一句“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