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毒牙-《鸣凤天下》
第(2/3)页
“真冷啊。这年。”
喝了一杯热茶,萧凤眸中泛起点点荧光,折射着远处的雪花。
进入冬天之后,这川蜀比往常时候要冷了许多,若是这种环境还呆在外面的话,非得给冻死不成。不过这房中早已经被放了火炉,火炉之中那被火焰尽数吞噬的煤炭,正发出“噼啪”的声音,令整个房间暖哄哄的。
萧景茂扫了一眼窗外,又问:“确实如此。只是主公,咱们还在这利州继续等下去吗?”
虽是已经确定了入川计划,但是自十月时候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自己的主公却始终未曾出动,实在是让人疑惑,她究竟在想什么。
“当然。毕竟现在这状况,无论如何都不是适合出兵的时候。”放下茶杯,萧凤微微颌首。
萧景茂顿感懊恼,但他资质尚且,却也不敢擅自触怒眼前女子,便问:“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兵?”
“别急。总有出兵的时候的。”萧凤嘴角微翘,嘴唇忽的开启,却是问道:“只是萧景茂,你觉得今日这冬天,是不是有些不寻常?”
“不寻常?是比往常时候,要更为寒冷吗?”萧景茂神色一愣,复有问道。
萧凤又是不禁意之中,随便的说了一个理由:“没错。根据临安城之中的探子回报,便是临安城都下起雪来了,虽然只是毛毛小雪,但是你可知晓那临安城至少数百年之内,都没下过雪。你说奇不奇怪?”
“临安城?我确实听人说过了,那里今天也下雪了。对此,就连朝中的诸位大臣也认为此乃不祥之兆,要求当今圣上下罪己诏,并且昭告天下。”萧景茂眼见萧凤提及此事,立刻便恍然大悟,却是想起之前发生的事情。
若是内陆区域,下雪不过是稀疏平常之事。
但对于沿海之城来说,尤其是靠近南方的江南之地,所谓的大雪却是稀罕无比,以至于若当真下雪的话,都会被当作凶兆而记载在史册之中。
之前临安城下雪一事,便是如此。
“不祥之兆?的确如此。毕竟就连临安城都开始下雪了,那对于漠北的居民呢?他们那里,又会如何?”复有抬起头,萧凤满是戏谑的看着萧景茂,眸中尽是冷漠之色。
被这一说,萧景茂脑中立刻窜入之前蒙人状况,旋即叫了出来:“主公,你是说那漠北也遭遇了同样的状况,甚至比往常更遭?”
比之尚且可以靠着储存的粮食过冬的中原,那漠北之上的游牧民族对天气变化更为敏感。
若是这风吹的大一点、雪下的更多一点,而天气也更冷一点,那便会导致更多的牛羊因冬天而冻死。牲畜若是死的太多的话,那能够养活的生命也就少了许多。
为了夺取能够活下去的物资,这群世世代代生存在漠北的游牧民族只能南下,入侵到长城之中夺取粮食。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让他们活下去。
“没错。这天气变化,本来就是笼罩整个华夏之事,绝不仅限于一隅之地。你道那蒙古为何如此凶残,但你可知晓这蒙古为何屡屡南侵?其原因便是在于这些。因为天气越发冷酷,而漠北所生产的牲畜也远远无法满足牧民所需,被逼之下只好做出南下决定。”萧凤点点头,回道:“这,便是蒙古帝国建立的最初原因了。”
萧景茂却是有些茫然,继续问道:“但是主公,这和咱们此番入川,究竟有什么联系?”
“当然有联系。”
萧凤双眸微动,又是落在萧景茂身上。
被这两颗黑眸盯着,萧景茂却无半分窃喜,反倒感觉心中满是寒意,对眼前之人他实在是畏惧的很,若非是不得已根本就不愿意来到这里。
“你应当知晓。咱们这次入川,一者乃是为了控制整个川蜀,确保我军后方稳定,二者则是一举歼灭以蒙哥、郭侃等人为首的蒙古大军,进而摧毁对方有生力量。这两个计划若是能够顺利进行,那便可真正奠定我军立国根基,更能有二十年发展计划。二十年,已经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局面了。”
充满蛊惑的话,令萧景茂心有异动,问道:“立国?莫非主公当真打算自立?”
虽是早就知晓萧凤早有异心,但萧景茂却始终未曾确认,如今从萧凤口中亲耳听到立国一词,不禁感到无比兴奋。
他们乃是北人,对宋朝并无分毫感情,所以当初萧凤踏入临安之中行称臣之举,着实令军中之内陷入混乱之中,以为萧凤只求自身荣华富贵,却是将众人的未来给忘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