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鸣凤天下》
第(2/3)页
可以说,于情于理,都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然而,孟珙更是清楚此刻朝中已然是矛盾重重,且不说之前轮番战斗对朝中存储粮饷的消耗已经濒临极限了,单说要安抚整个河北所需要的粮饷,便超过了目前宋朝所能负担的极限,纵然能够得到,也会一如之前灭金一战一样,根本难以把守住。
毕竟这河北一代,可没有诸如剑阁关、潼关这样的天险存在,唯一的太原更是远在千里之外,完全超过了宋朝的可控制范围。
“将军。将军!关于范用吉,你究竟有什么打算?”
一声催促,立时将孟珙惊醒,茫然的眼神扫过旁边,不免露出一丝庆幸来,旋即又道:“此事尚需禀报临安城,询问朝中大臣的意见如何。至于麾下的列位士兵,你且去告诉他们,让他们继续前进,给我将此地的鞑子尽数清除。知道了吗?”
“末将明白。”
李庭芝颌首回道,旋即转过身来,从军帐之中走出,准备开始着手料理此事。
孟珙眼见李庭芝,这才将胸中浊气吐出,目中却露出几分忐忑来,“希望这一次,能够安然度过。”
宦海沉浮,事态变迁。
作为宋朝的其中一员,孟珙又岂不明白这一次的投降,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暴?
只是他真心的希望,这一次能够安然度过。
…………
临安城。
“郑相公。这是目前孟珙传来的消息,不知你以为如何?”
快步走入政事堂之内,董槐直接找到了郑清之,就连孟珙写就的书信递到对方手中。
郑清之有些困惑,暗道一声:“什么事,怎么就连你都惊动了?”
“是关于开封府的!”面容严肃,董槐一脸紧张看着信函。
郑清之自感有些异样,连忙将信函撕开,取出其中的信封,只扫了一眼,便立刻抬起头看着董槐,道:“范用吉要投降我朝?难怪就算是你,也是如此紧张。”
“没错。对于范用吉此人,你觉得我等应该如何处理?”神情颇为紧张,董槐张口问道:“是接受吗?”
郑清之收起信奉,双目一闭稍作思考,旋即摇头回道:“此事非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你随我一同到垂拱殿之中,向官家禀报此事。且看官家打算如何处理?”
“官家?”
董槐却是有些推拒,又道:“郑相公。你也应当知晓,若是我等能够收复开封府,那于国于朝皆是一桩值得庆幸的大喜事。为何你却要禀报官家?到时候若是朝议开始,只怕未等那范用吉投降,对方便已经被赤凤军给灭了。就算是没给赤凤军灭了,那蒙古也早已经有所行动,将此人给灭了。到时候,咱们可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他非是对赵昀有些看法,实在是因为往常时候的经历,让他对知晓赵昀惯常的做法,而那种行径,令其尤为讨厌。
郑清之却有不同,只是轻轻一叹,又道:“唉。我知道你向来对朝议有所推脱,但是你也应当知晓,此事牵连甚多,非是一句接受便能够解决的。若是没有经过朝议,只怕此事便会成为我等就此倒台的契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