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真定府利剑出鞘,入临城议定抵抗-《鸣凤天下》


    第(2/3)页

    只是在僧人的眼中,眼前这位将军却始终未曾动弹,便是额头也没有半点汗水,要知道他身上可是穿着重大数十斤的铠甲,铠甲的厚实以及保温,足以让任何铠甲在这炎炎夏日之下变成烤炉。

    这家伙,什么时候能够离开?

    僧人暗暗想着,便听见自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哐当”一声便有一匹战马撞开院门,闯入寺院之中。

    战马直接朝着两人奔来,眼看上面的骑士就要控制不住,撞在两人身上。孰料在这一刻,那浑察似有所察觉,双目微微一侧落在战马之上,无形之力迸射而出,立时便让这匹战马整个顿住,仿佛眼前便是万丈深渊。

    战马上面的骑士这才缓过神,只见浑察在这,便立刻弃马下来,俯身拜倒:“启禀将军,您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办妥。不日便可出。”

    “我明白了!”

    浑察这才将手上的书信放下来,抬起头:“既然准备好,那边出征吧。毕竟这中原尚且不稳,若是让那赤妖继续在这里恣意横行,只怕我们也无法彻底掌握中原之地。”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一阵呼啸之声。

    定眼望去,正是一匹枣红战马,其身后正有数位马奴跟着,拼了命的好像要将战马拉住。

    然而他们只是刚刚触碰到缰绳之后,便被那战马一扭头给甩开了,紧接着更是四蹄如风,风驰电掣一般,刹那间便来到浑察身侧,双目之内神采飞扬,望着浑察。

    浑察这才笑了起来,伸手摸着这匹战马,满是宠溺的说:“宝贝,你终于也忍不住,想要策马奔腾了?”随后便要跨上战马,从这里离开。

    眼看着正主要离开,那僧人也终于忍不住,谄媚问道:“将军,不知您可否宽限几日?让我们缓口气在给你送上?没办法,咱们寺庙之内就这么一点。其余的实在是没有了。”

    浑察轻哼一声,透着不耐烦,侧目看着那高僧便有些恼怒了:“宽限多长?一天还是一个月,亦或者是一年?”

    “若是一年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僧人哈着腰,让人不禁响起了那木舂,总是习惯性的鞠躬以及点头。

    浑察却是不悦,嗤笑道:“三天时间。三天之内,给我将粮食准备齐全,知道了吗?”言罢,已然翻身跃到战马之上,只是一个呼啸,便从这隆兴寺离开,只留下僧人那越难堪的脸色,还有他哆哆嗦嗦的身躯,立在原地不住的呢喃着。

    “三天?三天时间?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

    距离离开唐山已有半日,待到中午时分,赤凤军已然来到临城之前。

    这临城历史悠久,于上古时代,便已然成型。

    于西周时候,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县境为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即《赵州志》所谓“春秋晋临邑”。而自汉至唐初,今临城县为房子县属地,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始于此改置临城县,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以县西南十里,有临城因改名焉“,《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县有古临城,即春秋时晋之临邑,唐因以县名。”

    因为连绵战祸,此地人烟稀少,所以赤凤军一到来,便将临城给占据了。

    城中百姓也没多少,只有不到一万人,甚至还比不上赤凤军,很明显这里并不是什么好的地方。

    而在后方,那忽必烈正率领着麾下军队直扑而来,算算时日估计也正是明日了。而赤凤军自邯郸撤离之后,连夜奔袭数日有余,早已经疲惫不堪,实在是难以继续行动,很显然一场大战即将开启,而且地点就可能是在这临城一带。

    待到稳定之后,萧凤立时便召集全军人马,开始召开会议,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每隔三至五天便开一次会议,这也是赤凤军的特色了。

    待到众人聚起,萧凤入座时候,那石珪却是猛地窜出,朗声喝道:“主公。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公解答。”

    “何事?”瞧着此人,萧凤不免皱眉,心中虽是嗔怒却是不露神色。

    另一边,成风立时嗔怒起来,正要张口解释起来,孰料却被旁边的宇文威拉住,摇摇头示意其闭嘴,只是在旁边静静看着此人的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