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奋起直追的大姐大-《超级电商》
第(2/3)页
自从她把父母从徽州老家接来之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她父亲的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也让她能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事业中。
周可心意识到,是时候干一番事业了。
工厂必须要革新,目前的生产方式与十多年前没有本质区别,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引入全新的制造工艺和销售机制,提升技术含量。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销售领域。
采用全电商模式进行销售,能节约大量的成本,这一点周可心早就已经发现了,只不过电商仍然存在软肋,就是它的稳定性,要确保大量的网络订单,需要做的功课可不少。
马天明和林向东这两个大宝贝显然没什么用场,现在唯一能够商量的,就只有叶浩龙了。
天工制造的厂长办公室里,周可心看着十月份的财务报表,说道:“上个月工厂的手机壳总产量是十八万,销量十二万,每个的毛利润是二点五元,总的毛利润是三十万,扣除公司运营成本,净利润是二十二万……”
其实公司的运营状况很不错,比起盛唐科技早期好了岂止一倍。
“目前看来,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有大量潜力有待挖掘,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估计月产量能超过二十五万。”叶浩龙一页页地翻看着公司的报表,“周姐,现在的短板反倒是我的电商平台,零售小店对销售的贡献已经不大,只占到总量的10%左右,90%的销售已经转移到了批发店上。”
这段时间以来,叶浩龙通过做大B2B批发店,使得销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批发店每一单的销量往往都在两三百之上,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一千。
随着批发店信誉的不断提升,吸引了一批长期合作伙伴。这些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东部沿海大中城市为主。
叶浩龙根据网店的交易数据,制作了一批重点大客户名单,与他们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
批发店的销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利润很低,平均每件商品的净利润在五到八毛钱左右,远不比零售小店动辄五六元的利润。
尽管如此,由于承接了天工制造近乎一半的销售量,叶浩龙网店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整个十月份下来,已经有了四万八的净利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