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集体大迁移-《超级电商》


    第(2/3)页

    这么快的变化速度,连叶浩龙也始料未及。

    很快,可心数码就要整体转让,而林向东在佳和电脑的工作,也基本放在了一边,开始全力辅佐周可心的办厂计划。

    这样一来,未来自己创业的大本营,将要移师北桥村了。

    叶浩龙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唐莉雅的盛唐科技,还有周可心即将办的厂子,叶浩龙都算是小股东,都要参与部分工作。这里距离北桥村有二十多公里,自己总不可能整天往村里赶。

    既然这样,网店也索性搬去北桥村得了!叶浩龙在纸上最终推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北桥村啊北桥村……

    叶浩龙转着手中的笔,开始脑补未来的商业画面。

    人家都是往一线大城市赶,而叶浩龙这伙人却是回迁农村。对于他们这些早期创业者而言,城市的创业成本实在太高了,农村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别看北桥村只是一个两千八百多人的小村子,但它的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有点像小型集镇的味道。

    这些年来,得益于电商的长足发展,北桥村也涌现出了大量电商企业。不少大字不识一筐的农民也玩起了电脑,开始经营各类网店,成了北桥村的一大风景。

    据估计,整个北桥村的网店总数超过了三百家,平均每两户家庭就有一家网店。这些网店有卖农副产品的、有卖鞋帽服装的、有卖日用百货的,俨然成了一个百宝小村。

    北桥村的企业依托这些网店,将大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不少企业甚至不再建立经销渠道,也不用招聘销售人员,直接将销售全都移到网上进行。

    这样一来,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开始大幅降低。

    可以说电商的兴起,盘活了整个北桥村的经济,使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

    村里随处可见一幢幢华丽的别墅,俨然像一个大型度假村。另外,村里还修起了小型医院、图书馆、露天剧场、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可以说,这里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起市民都要高上不少。

    相比之下,叶浩龙家所在的新塘村,起码落后了十五年以上。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在叶浩龙刚出生那会儿,新塘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农业大村,比起北桥村可强了不少。

    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业的意识,始终偏安一隅,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租厂房的事情一谈妥,搬迁的工作自然也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