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奔赴大城市-《重生之文坛霸主》


    第(2/3)页

    史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的确,《芽萌》杂志社虽然创办了新概念大奖赛,也曾经努力推出过许多文坛小明星,但目前为止除了韩少之外,并没有特别眼前一亮的人物。而韩少自从出版了《三重门》之后,就走上了退学,玩车,混娱乐圈的路线,也甚少在《芽萌》杂志上发表作品了。可以说,杂志社亟需一个扛把子的人物来拯救销量。

    这也是为何史一和胡未来如此急迫地想要见到郑龙的原因。因此从他仅有的文章来看,文字表现力和内容深度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也是现阶段非常值得栽培的对象。

    史一陷入了对郑龙的思考之中。

    这时,编辑部里传来了一个洪亮的男中音:

    “开会了开会了,关于这次作者大会的事情,现在全员集合到会议室,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

    说话的人是王刚,是这个《芽萌》杂志社的副主编,早年也曾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但现在主要以行政工作为主。

    他和杂志的主编刘光光不太对付,在杂志社里也是明争暗斗。

    可以说,刘光光由于在作协的势力庞大,当上了杂志社的主编。但王刚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意也是他想出来的,而且,当初也是他力排众议,把新概念作文大赛办成了一个知名的品牌。

    可惜在华夏社会里,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往往要让位给一些更有背景的人。

    不过,即使现在王刚主要在做行政工作,对于有潜力的新人的培养,也是十分关注的。

    于是,等到所有编辑齐聚一堂,王刚马上就发表了自己对于将要召开的作者大会的想法:

    “这次作者大会,我们想要定义为一场青年文学的盛宴。我们邀请的学生作者一定是要非常有才华的,非常有潜力的。让这些青年作者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切磋、生活,即使将来他们不走文学这条路,也能够认识到一些非常好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将来会是他们非常宝贵的财富,我想我们杂志社也应该有这么一个义务,来为华夏文坛培养一支生力军!”

    王刚的意思就是,这次邀请的青年作者,基本上是《芽萌》杂志的主力作者,将来这些资源也可以为自己所用,渐渐将这些作者安排进杂志社内工作,将来自己的势力也可以渐渐超过刘光光,到时候社内投票公开选举社长的时候,自己的胜算把握也会更大一些。

    而刘光光能够坐到社长的位置上,自然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王刚这点心里的小九九一下子就被他看透了。刘光光虽说是军转干部,但在部队的时候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领导推荐,转业的时候就进了当时还很热门的杂志社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