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董昌和钱缪-《大唐武生》
第(2/3)页
“哈哈……原来你就是杨凤楼……”
董昌刚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白脸大汉一把拉住,他转向了杨凤楼,双眼紧盯着他,开口缓缓问道:
“如何证明?”
杨凤楼顿时郁闷了,又不是啥名人,还有人冒充么?再说,如何证明你是你自己,恐怕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命题。
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开口唱道:
“在仙山奉了师父命,
来到阴曹探望娘亲。
西方路上一只鹅,
口含仙草念弥陀。
连毛倒有修行意,
人不修来待如何?”
正是《目莲救母》中最为脍炙人口人口的二黄原扳唱段,说的是高僧目莲受佛祖点化,前往地狱探望母亲。
杨凤楼的想法很简单,如果非要找出他和普通江湖人的不同,除了右龙武军的身份之外,恐怕只有京剧才能作为自己独特的标签。
虽然京剧已然风靡了大唐天下,而《目莲救母》作为贵和班在河朔三镇第一批出演的剧目,却远远不如《长坂坡》、《龙凤呈祥》等三国戏传唱得多,毕竟它取自佛经故事,受众有限,不过眼前董昌二人既然是少林的俗家弟子,自然会留心于此。
如此一来,只要他唱出来,足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这一小段京剧,由杨凤楼唱来,当真是字正腔圆,即便没有听过的人,也能知道他在京剧演唱上的造诣,可谓深不可测。
白脸汉子果然点头。
“能把《目莲救母》唱出这种味道,必然是贵和班出身,你果然是杨凤楼。”
说完之后,一抱拳。
“钱缪见过杨少侠,事关重大,才有此多心之举,还请见谅。”
“不敢。”杨凤楼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啥“事关重大”,却也抱拳回礼。
董昌却在旁边哈哈一笑。
“杨兄弟,你还得我们兄弟好苦!从钱塘到少林,上千里的路程,就是为你送药……此间事了,你一定要请我兄弟好好喝上一杯。”
杨凤楼闻言大喜,本信方丈曾经说过,有两名少林俗家弟子护送菩提果,从钱塘前来少林,算算时间,这几天就会抵达,却没有想到,竟就是董昌和钱缪两人,那么,他们护送的,岂不正是杨凤楼急需的菩提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