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大唐武生》


    第(2/3)页

    什么御弟!

    什么君臣相得!

    都是扯淡!

    更让杨凤楼震撼的,还在后面。

    本信大师,深深看了杨凤楼一眼,开口说道:

    “杨施主,你可知道,太宗大行皇帝陛下,曾经多次劝说玄奘大师还俗?”

    “啥!?你说啥!?”杨凤楼这回是真的被吓到了,“为啥啊!?”

    “大唐西域记!”

    听到这个答案,杨凤楼顿时不说话了,他毕竟身在官场,又是从事各种谍报工作,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最是善于以最大恶意去揣测事情,现在,本信大师只是开了个头,他基本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唐西域记成书于贞观二十年,乃是玄奘大师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记录,全面记载了他西行十九年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

    看看他行走的路线: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至高昌国。后经屈支、凌山、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飒秣建国、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南下经缚喝国、揭职国、大雪山、梵衍那国、犍双罗国、乌伏那国,到达迦湿弥罗国!

    再想想当时大唐的形式:太宗东征,未竟全功,却也将高丽牢牢控制在鸭绿江以北,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自然将目光从东方收回,转向了西方。

    当时,佛祖给他送来了一位西行万里的玄奘大师,太宗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要是请得玄奘大师还俗,立刻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为的,不就是玄奘大师熟悉这一路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如果出兵西域的话,必然大有臂助!

    甚至再往深一层去想,玄奘大师留下大唐西域记,到底是为了名留青史,还是为了应付太宗皇帝种种还俗的要求?

    玄奘大师西行万里,为的,就是求经,结果回到长安,不翻译佛经,却第一时间写下自己西行的回忆录?

    这事,根本说不通。

    贞观十九年抵达长安,贞观二十年成书大唐西域记,仅仅一年成书十二卷,这一年时间,还能干别的不?

    要知道,他当时的手里,还有六百多部经书没有翻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