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德和楼-《大唐武生》
第(2/3)页
说是酒楼,却也不像,说是食肆,更是不对,倒是真有人猜测,这德和楼,莫不是一座戏楼?不过很快被推翻了,就算是戏楼,也没有这种样式的啊……
镇州城的人,越是猜测,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对德和楼期待。
临近七月十五,德和楼贴出告示,盂兰盆节,开业,更是把镇州城中所有人的胃口,吊了个十足。
这种饥饿营销的套路,自然是杨凤楼的手笔。
这德和楼,正是李公子在杨凤楼的详细指导下,为贵和班专门营造的新型戏楼,其形制,完全是仿制民国时期的戏楼。
杨凤楼为了让贵和班的演出获得最理想效果,对德和楼的营造可谓煞费苦心。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镇州城中人,对德和楼种种怪异之处津津乐道,却根本没有说到点上,他们看到德和楼的诡异,只不过是浮于表面,真正根本的东西,都掩饰在德和楼的精心构造之中。
比如德和楼二楼的顶棚,根本没有选用唐朝营建法式中常用的坡屋顶,而是采用叠屋架的方式,搭建了一个藻井,开口广大,深度足足一丈有余,就像一个无形的大碗,扣在了舞台的上方。
在舞台下方,杨凤楼更是特意提点李思睿,让他寻来五口大缸,内不置物,埋在舞台下方。
无论是头顶的藻井,还是舞台下方的大缸,都可以让贵和班在表演的时候,让声音传播得更远。
除此之外,还在舞台前后做了很多的机关布景,只等演出到合适的剧目的时候拿出来,力争让人耳目一新。
与此同时,贵和班也在加紧演练剧目,务求烂熟于心,聂一锦更是被杨凤楼催得上蹿下跳,就差昼夜不息地排演京剧了。
贵和班七月初七抵达镇州,在紧张的排演中,终于等到了七月十五。
德和楼正式开业!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请了两队人舞狮舞龙,自然有一番热闹景象。
作为德和楼的东家,李思睿第一次正式露面,在众人的齐声恭贺之下,一把扯下了牌匾上的大红绸子,黑底金字的“德和楼”三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同时,有人也扯下了门柱之上的两幅红绸子,露出了对联一副: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德和楼的少东家李思睿,满面红光,笑容可掬地大声说道:“承蒙诸位父老乡亲抬爱,德和楼戏楼正式开业,特从都城长安请来京剧名班贵和班,在德和楼演出,演出内容乃是京剧,必然不会让大家失望,请诸位赏脸一观,赏脸一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