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锁麟囊》-《大唐武生》
第(2/3)页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空造,谁能移动它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支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晓。”
尤其是“忙把梅香低声叫”中的一个“叫”字的甩腔,唱得那叫一个荡气回肠,虽然不能与后世的程派青衣相比较,却也足以勾魂摄魄!
杨凤楼唱完之后,后台一片寂静。
聂一锦更是美目连闪,完全被《锁麟囊》剧情所吸引。
江湖儿女最是看重情义二字,富家千金虽然不是江湖儿女,却在看到贫家女子之后心生怜悯,仗义疏财,颇具江湖侠气,故事最后,又以大圆满为结局,这种善有善报的故事,最是对她的胃口。
而且《锁麟囊》一剧,是以名叫薛灵湘的富家千金为核心,在刘家班中,简直是为了她量身定制一般!
一想到日后自己也有机会,将“忙吧梅香低声叫”唱得荡气回肠,聂一锦就恨不得现在登台才好。
老班主刘蒲河却比女儿想得更多一些。
这位传承了鞭扫灯花绝艺的老人,虽然在长安城中声名还不显,但是他拥有足够的眼界和见识,当他听杨凤楼将《锁麟囊》讲完之后,马上就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神作,如果能够让刘家班来演出的话,必然名动天下!
不过,在心头的火热稍稍冷却之后,刘蒲河却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发现,这出戏,小小的刘家班,根本演不了!
首先,人员不足,别的不说,仅仅《春秋亭》一折中,就有富家千金薛灵湘,贫家女子赵守贞,丫鬟梅香,家院薛良,赵父赵禄寒,一老一小两位傧相,以及抬轿送亲的诸多龙套,这一折戏,最少也要十多个人才能演得下来,而刘家班算上牛四,一共才五个人而已。
其次,行当不足,听杨凤楼的意思,这出戏中,需要应工的行当,有青衣,有老旦,有老生,有丑角,还得有娃娃生,这些行当,刘蒲河听都没有听过,刘家班一直表演参军戏,正经的行当,也不过苍鹘和参军两个,根本划分不了那么细。
再次,演出所用的道具不足,什么花轿啊,什么铜锣啊,什么小楼啊,最重要的,连锁麟囊都没有,要是演出这部戏,总不能拿一个破布口袋上去应付吧?刘家班的家底可不厚,表演参军戏也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重新置办的话,那可不是小小刘家班能够支应下来的。
最重要的是,声腔唱法完全不同,听着杨凤楼的唱,口音有些像淮南道,又有些像河南道,腔调呢,又有些像江南道,可是剧中情节发生在登州,又变成了山东道,实在是让刘家班这些人难以把握。
刘蒲河一瞬间就感觉到了重重困难,便为难地对杨凤楼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