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福布斯-《重生之无限逆袭》


    第(1/3)页

    “粉丝素质高助《后会无期》票房超过同档期的《小行星》。”

    “8月份的结束标志着暑期档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当三亿月票房再度刷新内地文艺电影市场记录的同时,陈歌与郭琴这两位著名年轻导演在票房上的竞逐也为这个暑期档掀起粉丝观影热潮。上映首周,《小行星》和《后会无期》各自收获了近2亿票房,而截至8月29日,二者总票房均已超过4亿,且二者合力为8月影市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票房。如果说这股观影热潮中粉丝经济的力量不容忽视,电影成了个人粉丝效应的“衍生品”,那么利用数据洞悉郭、韩两方阵营背后究竟是谁在为各自作品买单,票房、口碑转化效果如何,或许对未来同类电影产品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二者粉丝对比:郭琴未成年粉丝多,陈歌粉丝教育程度高

    根据ECI中国艺人商业价值评估系统最新数据,陈歌和郭琴个人粉丝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上。从年龄上看,陈歌粉丝年龄普遍大于郭琴的粉丝;女性都是二人粉丝主体,但郭琴的年幼粉丝多达八成;另外,郭琴粉丝的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下分布均匀,而陈歌粉丝受教育程度则普遍高于郭敬明粉丝;郭琴粉丝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而陈歌在白领群体中人气更高。整体上看,在女性、青少年在校生中具有较高人气,而陈歌的粉丝不论是年龄、性别或是职业的分布都比郭琴要平均,粉丝学历更高。

    陈歌和郭琴粉丝群体的差异大体来源于各自文学作品的长期市场积累,以及个人品牌的口碑和口碑传播上的差别。而这样的粉丝差异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了这两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和口碑传播的差异中。”

    “票房是一切电影市场行为的最终结果。根据EBC日票房智库的数据,虽然《小行星》和《后会无期》上映间隔一周,但二者分别以2.96亿和2.3亿的首周票房证明了旗鼓相当的市场潜力。然而,每日票房走势却从侧面反映出二者观影人群消费行为的差异。从上映首日表现来看,选择在8月17日周四工作日上映并未影响《小行星》的票房表现,首日即收获了0.77亿票房和75%的日观影人次,远高于《后会无期》8月24日0.54万和62.2%的人次占比的开画表现。但从第二日开始,《后会无期》即在人次占比上开始反超,另外,与《小行星》首日爆发后一路走低的票房趋势不同的是,《后会无期》首周六、日票房和上座率都出现强势反弹。”

    “从微博映后热门话题来看,观众对《小行星》的讨论较多集中在电影的的剧情、角色、演员、导演,而观众对《后会无期》的讨论除导演外,涉及个别演员或角色的讨论热度不高,更多集中在对台词、《后会无期》与《小行星》对比,以及及陈歌自身相关话题的热议。《小行星》的观众在映后大多只抒发针对《小行星》和相关主创的情感,而《后会无期》的观众在观后感中则似乎更愿意将郭、陈二人及两部影片进行对比。

    此外,对于两部影片的舆论热点都不约而同地突显出了电影歌曲在电影营销中的重要性:《小行星》引入小鲜肉演员吴毅,以及《后会无期》引入黄晓鸣,都对提升两部影片的关注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报》报道。

    “后会无期票房超小时代累计票房已达5.21亿”

    “在郭琴导演的《小行星》上映不久便斩获2亿票房后,陈歌的电影《后会无期》昨日公映。

    《后会无期》上映首日势头强劲,首日全国排片33062场位居第一,首日票房成绩,也打破了《东邪西毒》保持的国产文艺片首日票房纪录。在业内人士看,所谓的“郭陈对决”更多是幕后团队运作的功劳,由此引发的诸多话题其实是帮两部影片一起做了营销,而票房也将是双赢的结果。

    ————《文艺报》报道。

    ······

    ······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陈歌惬意的靠在沙发上,在他的前面是电视机的屏幕,里面正在播放着去年上映的《特洛》,这部投资1.8亿美元,由布拉德、精灵王子兰多.布鲁、克鲁主演的电影是当前少有的恢弘史诗战争巨制。

    这就是好莱坞的电影。

    虽然和拍摄它的导演宣称的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尚且显得名不副实,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非常滑稽可笑,但这确实是部不错的作品,否则它也不可能席卷全球,除了四亿美元的票房之外还收获了好莱坞金像奖的几大奖项。

    忽略那些在他看来不值一提的战争场景,站在导演的角度,《特洛》在许多方面都带给他极深的感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