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劳心劳力-《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3)页

    当然,为什么孟子要扯这段理论呢?

    就是前面提到了许行和孟子的死逼大战,关于君主要不要跟着一起种地的理论,也就是自己种的自己吃的农家思想。

    孟子说白了就是要给君主辩驳,证明君主不需要专门跑过去种田。

    那么,为什么君主不需要专门去种田呢?孟子的意思就是君主有其他事情要做,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指导,就不要去动劳力了。

    孟子是这么说的:“如果按照许先生的主张与本人的做法,他认为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甄和铁铁器农具,不算是农夫在损害了瓦匠、铁匠,距此类推,瓦匠、铁匠用锅、甄和铁器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算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有意思,只自己吃自己种的粮食,只是自己种出的粮食自己才吃,那为什么不去自己烧窑、自己治铁,自己做锅、自己制甑等等和吃有关的炊具和相关的农具呢?他这么想劳动,为什么不去把凡是和生产有牵连的生产工具,凡是能够生产出生活资料相关器材,全部收藏起来,集中存放到在家中某处,可以随手取得,方便快捷的使用。当许先生什么时候来了劳动的雅兴,就能够在什么时间点上予以贯彻、落实、满足他的劳动**呢?他又何苦非要去和一位又一位工匠谈判价格,一次又一次搬着粮食过去交换农具炊具回来,交换购买一件又一件的不是他本人自己劳动出来的生活资料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固执僵化、迂泥死板,这样做的难道是不是很麻烦他人吗?”

    “姑且许先生言之有理,各种工匠是不能一边耕种,同时一边忙工作得了的。那么,我还要进一步请你教我,单单治理国家就偏偏不用花心思的了吗,单独把治理国家予以排除区分在外,这难道就叫正确的治国之道吗?耕种烦人的同时,一边去治国平天下得了吗?官吏也有官吏自己要做的事,正如百姓也有百姓自己要做的事。何况,每一个人家里一件件的生活资料没有不是由于一位位的工匠代替本人亲自劳动,家用品才能齐全完备,如果都一定要靠自己亲手制作,才去使用该产品,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于劳苦啊。所以社会上才流传着:君子劳心,小人劳力。部分人用脑子劳动,部分人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的人理上应该供养着别人生活,统治人的人们理上应该由别人的供养着来生活。这个是天下之正常的规范,是华夏、列国之间通行的准则,是具有普世价值、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的伦理。”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泗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可行吗?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启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启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文言汉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