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春耕利弊-《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3)页

    更何况,鲍鸿心理暗自嘀咕,他记得申不害之类的已经乱入出来在韩王信军队里呢,虽然说不知道这些家伙会出会出手,想来以他们的能力,就算是不表露身份,稍微提点一下也能够解决这个事情。

    鲍鸿麾下的智囊团多次讨论过春耕的事情,并不认为这是黄巾军的破绽,甚至还认为这会是导致黄巾军汇集人心的关键时刻。

    要知道,老百姓的一辈子都在土地上,可以说百姓们啥都不在乎,就在乎这一点而已。

    在这个时候,谁给他们土地耕种,他们就认谁。为什么早期农民起义都会如火如荼,一番不可收拾?

    说白了不外乎是让小农民翻身做地主了。他们不去拥护这个义军,难道拥护你朝廷正统?然后继续去租地主的土地?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行为不过是解决一时之痒,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的不现实的幻想理想主义,但是却是初期爆兵的不二手段。

    其中最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可见一斑。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它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它把土地分为九等,好坏平均搭配。然后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全份,15岁以下分半份。

    它还绘制了一幅新型社会的蓝图,这就是以25家为基层单位,称为“两”。两个“两”,设“两司马”主持。每5家设“伍长”一人。每家出1人当兵为伍卒,“有警则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领督之为农。”每个基层单位,建立一个“国库”,“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农民除耕种外,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鼓舞着千百万农民群众,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争。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于我无份”;有些地区的地主全年地租“籽粒无收”。有的地区甚至把地主的土地分掉,太平天国政权给“田凭”。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挥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有的地区出现了“谷物丰收”、“农安物阜”的繁荣景象。

    但是,要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太平天国在江西、安徽等地实行比较切合实际的“照旧交粮纳税”的办法。

    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乡官制度。在太平军的区域内摧毁了各级地方封建政权,建立起农民的革命政权。凡县一级以上的负责人,一般都由革命军将领担任。地方乡官由贫苦农民担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地方官吏由人民选举,“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乡官如有贪污不法的,人民可以检举揭,随时革退。太平天国地方政权的建立,有力地推进了革命的展。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