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正当少年时-《金夫》


    第(2/3)页

    冯霁雯转回身去,只见是永琰疾步跟了出来。

    “十五阿哥。”冯霁雯唯有又垂头行礼。

    祁嬷嬷却是给了他一记不赞同的眼神。

    永琰拢了拢眉心,上前两步来至冯霁雯面前。

    “……”他顿了一顿之后,张口却是讲道:“我见和太太与景仁宫似乎来往颇多,和太太若当真有心要与嘉贵妃交好……日后与我和七姐见面之时,还是多加谨慎些为好。我亦不会让嘉贵妃察觉到和太太同我有过任何交集。”

    这算忠告吗?

    冯霁雯一时间几乎愣住。

    这孩子……理智又恩怨分明的令她意外。

    ‘明知道’她与嘉贵妃走得近,似要与他走上对立这条路,却还能反过来提醒她小心谨慎些,不要让嘉贵妃对她的‘立场’起了疑心。

    望着面前一脸认真严肃的孩子,冯霁雯微微牵了牵嘴角,道:“多谢十五阿哥提醒,十五阿哥请留步吧。”

    永琰点头,目送着冯霁雯随祁嬷嬷一同离开了内殿,复才折身返回了书房。

    他坐回原处,半低着头,良久未语。

    到底是和静叹了一口气,先开了口,问道:“你可是怪七姐方才打断了你欲向冯氏承诺报恩的话?”

    永琰不置可否地道:“我只是觉得于心有愧罢了。”

    受了她人的救命之恩,却连一句要报答的话都没能立下。

    冯氏内心该如何看待他?

    “自冯氏方才的态度便可看得出,她是个极明白事理之人。”和静不知是为了安慰永琰,还是为了说服自己:“她当体谅你如今的处境与难处。再者说了……她不是已经透露出无需报答之意了吗?你又何必再自找麻烦呢。”她方才打断永琰之时,端看冯氏当时垂眸的动作,显然已是意识到了她的用意。

    冯霁雯比自己想象当中的要聪明通透的太多。

    永琰闻言没说话。

    “你定觉得七姐不是个知恩之人。”和静看着他,道:“可就凭咱们如今的境况来看,纵是你给下什么承诺,只怕也无力履行……反之还有可能会给你自己以及冯氏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到底如今,她同嘉贵妃之间的来往亦有些不寻常。”

    永琰好一会儿才道:“我知道七姐是为了我好。”

    但这个恩,无论他今日允诺与否,来日都必当相报。

    因为他时刻提醒着自己,定不能与自己所唾弃敌视之人沦为一类。

    ……

    小醒与小仙陪在冯霁雯身侧,离了毓庆宫而去。

    主仆三人一路无话。

    冯霁雯一路上更是连视线都没有偏离半寸,谨慎更比从前。

    直至出了东侧宫门,她方才觉得浑身上下紧绷着的感觉稍得缓解。

    她驻足,抬首望向头顶高照的艳阳。

    微带着燥热感的阳光颇为刺眼,却令她觉得无比真实,更无比踏实。

    已是正午时分了。

    也就是说,她在宫中前后呆了两个时辰。

    这整整两个时辰里,她没有一刻敢试着放松下来,就连呼吸都无比谨慎小心。

    “太太,这样瞧伤眼睛。”小仙见冯霁雯仰着脸眯眼望着太阳,开口道了自离开景仁宫之后的头一句话。

    她也十分地余惊未了。

    小醒不知景仁宫内当时的情形,却也隐约觉察出了不对之处,见状也道了句:“太阳刺眼,太太不如先上马车吧。”

    冯霁雯收回视线来,欲提步,却隐约见前方似乎有一道身影行了过来。

    眼睛刚受了强光,一时无法视物,她试着眯了眯眼睛看向来人。

    目之所及,一片光晕笼罩中,行走间似都携着一股温润气息的来人,身形与样貌一点点在冯霁雯眼中变得清晰起来。

    “夫人。”

    着一身理藩院左侍郎官服顶戴的和珅来至冯霁雯面前,见在日光之下她脸色略有些发白,好看的眉心不禁微微隆起,敛起了面上笑意问道:“夫人可是身体不适?”

    冯霁雯这才适应眼前光线,闻言摇头道:“不过是方才走得急了些,略感呼吸不顺而已,歇一歇便可。”

    又问道:“爷是什么时候出来的?一直……等着我呢?”

    “也就半盏茶的功夫而已。”看着她的脸色,和珅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道:“车上备着茶水,夫人不如回马车中稍坐片刻,缓一缓吧。”

    说话间,已上前扶过了冯霁雯一只手臂。

    冯霁雯下意识地往手臂上看了一眼,并未挣开。

    二人已经习惯了在下人面前做出一副琴瑟和鸣的样子,她认为有点例行公事的意味。

    殊不知,如今仅剩她一人如此以为了。

    和珅扶着冯霁雯上了马车,又亲手倒了一杯温凉适中的茶水递到她手中。

    两名丫鬟没急着跟上去,而是守在车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