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一代贤后陈阿娇 1-《逆袭吧,阿娇》


    第(2/3)页

    此时,阿娇已在太皇太后的安抚下逐渐平复了情绪,拭了拭小脸上莫须有的泪水(阿娇:不好意思,演技还没过关,有待提供哦!),阿娇突然轻轻挣开了太皇太后的怀抱,起身径直走至下首处,跪倒在太皇太后身前,恭恭敬敬地朝着太皇太后行了个大礼,道:

    “启禀太皇太后,孙媳有一事上奏,还望太皇太后准奏!”说到此处,阿娇话锋一顿,抬首望向上首位的太皇太后,一副征询老太太示下的恭顺模样。

    见得阿娇行止如此庄重,太皇太后不由挑了挑眉头,微微颔首示意阿娇继续说下去。

    阿娇见状,忙垂下头去,低眉敛目的恭声道:“启禀太皇太后,臣妾陈氏蒙先皇隆恩,聘与今上为正宫元后。然,臣妾与陛下成婚五年,虽琴瑟和谐,却至今无有所出。臣妾为陛下及大汉江山社稷所虑,多年来也曾多次奏请陛下广纳良家女子,以充后宫,使皇嗣得以绵延。奈何陛下乃至情至性之人,终因顾念臣妾而不忍首肯。臣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真真是心急如焚!如今,臣妾思来想去只得向太皇太后求恳:恳请太皇太后您老人家恩准,亲下懿旨命花鸟使于民间遴选良家女充入后宫,劝陛下雨露均沾,为我大汉皇室多多绵延子嗣,以保我大汉江山不倒,社稷永固、千秋万代!”言罢,阿娇盈盈叩首,久久未曾抬起头来。

    太皇太后和王太后闻言,面上皆闪过一丝诧异,心里同时暗忖:

    这个阿娇今日是怎的了?

    不过,窦、王二人毕竟都是于宫中浸淫几十年的老人了,只是一瞬,二人面上的那一抹诧异之色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如出一辙的欣慰笑容。若说有什么不同,则在于,王太后是继续默默垂首坐在那里充当着布景板,心里面不知又在盘算着什么;而窦太皇太后则是老怀大慰般的连连称赞阿娇道:

    “我们娇娇真真是长大咯!竟是这般明事理、懂大义,真真是贤惠之极!不亏为一国之母,着实当得起一个贤后呐!哀家就允了你所奏!来人啊,即刻给哀家拟旨,就说哀家有感于皇后之德,允其所奏,决意为皇帝广纳后宫,即日起,着花鸟使至大汉各地遴选品行贤良、品貌得宜的适龄良家女子入宫待诏,以充内廷、为我大汉绵延皇嗣,固我大汉社稷江山。”

    顿了顿,又道:“长史女官何在?”

    “奴婢在!”太皇太后话毕,便有一名年约四旬、女官打扮的宫人自一旁的隔间之内走了出来,恭敬上前向太皇太后深施一礼应道。

    “皇后的请奏,汝可听到?”太皇太后淡淡的问道。
    第(2/3)页